我必须在文章开头就明确一点:这并非一篇写给所有人的投资指南。如果你追求的是安稳、可预测的“买入后忘记”式投资,那么现在就可以关闭这个页面了。这篇文章是我个人作为一名 스스로 고위험 고수익을 즐기는 투자자라고 생각 (自认享受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者),在构建一个极具挑战性、同时也极具诱惑力的月度分红投资组合过程中的思考、挣扎与决策全记录。我的目标非常明确:利用一系列精心挑选但本质上充满风险的金融工具,打造一股强大而稳定的月度现金流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被动收入。而我选择的战场,便是由封闭式基金(CEF)和商业发展公司(BDC)构成的蛮荒西部,我选定的“五虎将”则是:OXLC, ECC, OXSQ, HRZN, 和 BSTZ。
传统的股息成长型股票,例如可口可乐或宝洁,固然是投资组合的基石,但对于追求极致现金流的我来说,它们每年3-4%的收益率和缓慢的增长速度,如同用茶匙给泳池注水。我需要的是消防水管。这驱使我将目光投向了金融市场的边缘地带,那里充满了普通投资者避之不及的复杂产品:CLO(担保贷款凭证)、风险信贷、私募股权。这些领域的回报率常常以两位数计,但其背后潜藏的风险也同样是指数级的。我的策略,本质上是一种“基金中的基金”(Fund of Funds, FoF)的微观实践——我亲自担任基金经理,将这些高风险的“基金”(CEFs 和 BDCs)作为我的投资标的,试图在风险的刀尖上跳舞,构建一个看似矛盾的“稳定”现金流引擎。
为何执着于高风险的“基金中的基金”策略?
在资本市场,风险与回报往往是共生的。我的投资哲学并非无视风险,而是理解风险、解构风险,并最终主动选择我愿意承担的风险类型。传统的多元化投资建议我们将资金分散到股票、债券、房地产等不同大类资产中。但在我看来,这种宏观层面的分散,对于追求极致现金流的目标而言,效率太低。我需要的是在“高收益”这个特定领域内的“微观多元化”。
我的“基金中的基金”策略,并非简单地将几个高收益基金打包在一起。它背后有更深层次的考量:
- 风险类型的对冲与互补: 我的组合中包含了专注于 CLO 股权的基金 (OXLC, ECC),它们的核心风险是企业贷款违约率;专注于风险科技企业贷款的 BDC (HRZN),其风险在于初创企业的失败率;同时配置了投资于大型科技股并采用备兑看涨期权策略的 CEF (BSTZ),它的风险更多来源于市场波动率和科技股的系统性风险。这几种风险虽然都属于“高风险”范畴,但其驱动因素不尽相同。在某些经济周期中,它们甚至可能表现出微弱的负相关性。
- 管理团队的多元化: 将资金交由不同的管理团队打理。Oxford Lane (OXLC, OXSQ) 和 Eagle Point (ECC) 在 CLO 领域是专家,但他们的投资风格和侧重点有细微差别。BlackRock (BSTZ) 则是全球顶级的资产管理公司,其风险控制和研究能力无与伦比。Horizon (HRZN) 在风险债务领域深耕多年。通过投资他们的产品,我相当于以极低的成本聘请了多个高度专业化的投资团队为我服务。
- 现金流的平滑化: 这些基金大多采用月度分红政策,这对于构建一个可预测的被动收入流至关重要。将它们组合在一起,可以进一步平滑单一基金可能出现的股息波动风险。即使其中一个基金宣布削减股息,其他基金的现金流也能起到缓冲作用。
我的核心逻辑是:与其在低风险资产中寻求微薄的回报,不如在高风险资产的海洋中,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和风险对冲,构建一艘能够抵御一定风浪的“诺亚方舟”。这艘方舟或许无法抵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,但足以让我在大多数风浪中,安然享受被动收入带来的自由。这是一种主动管理的被动收入策略,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和财务上的刺激。
核心持仓深度剖析:我的五虎上将
构建这个组合的核心,在于对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。下面,我将毫无保留地剖析我选择的这五只基金,分析它们的魅力所在,以及更重要的——它们足以让普通投资者粉身碎骨的潜在风险。
OXLC (Oxford Lane Capital Corp.): CLO 权益层的极致诱惑与风险
OXLC 是我组合中收益率最高,也是最危险的一环。它是一家专注于投资CLO(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,担保贷款凭证),特别是CLO中“股权层级”(Equity Tranche)的封闭式基金。要理解OXLC,就必须先理解CLO的本质。
想象一下,一个资产管理公司从市场上打包购买了数百个高风险的企业贷款(通常是杠杆贷款),然后将这个巨大的贷款池进行“分层”,划分成不同风险等级的“债券”对外出售。最高层级(AAA级)风险最低,收益也最低,由贷款池中最先偿付的现金流做担保;最底层级就是“股权层”,它没有任何担保,只有在所有上层债券的本息都支付完毕后,才能获得剩余的全部现金流。这个“剩余”,在经济繁荣、企业违约率低的时候,可能是惊人的利润,从而带来20%甚至更高的年化回报。但反之,一旦经济衰退,企业违约率上升,股权层将第一个吸收所有损失,本金可能瞬间归零。
我为什么敢于投资OXLC?
- 极致的现金流产生能力: CLO股权层的设计,使其天然成为一个强大的现金牛。只要贷款池的现金流入大于流出,股权层就能获得分配。这使得OXLC能够长期维持令人咋舌的高收益和月度分红政策。
- 专业管理团队的价值: 管理CLO投资组合是一项极其专业的工作,需要对宏观经济、信贷市场和复杂的金融结构有深刻理解。Oxford Lane Capital的管理团队是该领域的专家,他们通过主动管理和交易CLO头寸,力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最大化收益。我愿意为这种专业性付费。
- 经济周期的赌注: 投资OXLC,本质上是我对未来几年经济保持相对温和,企业违约率不会出现灾难性飙升的判断。我认为,在经历了疫情的压力测试后,当前的企业信贷市场具有一定的韧性。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赌注,但高回报值得我下这个注。
ECC (Eagle Point Credit Company): OXLC 的孪生兄弟?
紧随OXLC之后的是ECC,它与OXLC在业务模式上几乎如出一辙,同样专注于投资CLO股权层。那么,为什么要在组合中纳入两个如此相似的基金呢?这正是我“微观多元化”策略的体现。
虽然同为CLO股权基金,但ECC和OXLC由完全不同的管理团队运营。Eagle Point Credit Company的管理层在投资策略、风险偏好和交易风格上与Oxford Lane存在差异。这意味着:
- 管理风格的分散: 两个团队可能会对不同的CLO产品、不同的行业贷款有不同的偏好。当一个团队的判断出现失误时,另一个团队的正确决策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对冲作用。
- 资产组合的差异: 尽管都投资于CLO股权,但它们持有的具体CLO产品是不同的。这就像同时投资于两只不同的科技股,虽然都属于科技板块,但其基本面和表现可能大相径庭。
- 风险定价的参考: 通过长期观察和比较ECC与OXLC的业绩、股息政策和折价/溢价率,我可以更清晰地判断出哪个团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表现更优,并据此动态调整我的仓位。
将ECC视为OXLC的“备份”或“补充”是我的核心思路。它们共同构成了我投资组合中最高风险、最高收益的核心引擎。在牛市中,它们将是拉动我总回报率的双涡轮;在熊市中,它们也会成为拖累我净值的双重枷锁。我清楚地认识到,这种“多元化”并不能抵御系统性信贷危机,但在非极端市场环境下,它能提供一层额外的保护和优化空间。
OXSQ (Oxford Square Capital Corp.): BDC 与 CLO 的混合体
OXSQ 与它的“兄弟”OXLC同属一家管理公司,但它的身份更为复杂。OXSQ是一家BDC(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y,商业发展公司),但与其他BDC不同的是,它的投资组合中不仅包括向中型企业提供的优先担保贷款,还包含了大量的CLO投资(包括股权层和债务层)。
BDC的本质,可以理解为一种“上市的私募信贷基金”。它们向那些规模不够大、无法通过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融资的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和股权投资,然后将获得的利息和资本利得作为分红支付给投资者。这是一个高风险的业务,因为这些中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远不如大型上市公司。
OXSQ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“混合”策略:
- 双重收益来源: 一部分收益来自于其传统BDC业务,即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;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其持有的CLO投资组合的现金流。理论上,这两种资产的风险驱动因素有所不同,可以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。
- 机会主义的灵活性: 管理团队可以根据市场环境,在直接贷款和CLO投资之间灵活调配资金。当他们认为直接贷款的风险收益比更优时,可以增加BDC业务的比例;反之,则可以增持CLO。
然而,这种混合策略也带来了双重风险。OXSQ不仅要承受企业客户违约的BDC风险,还要承受CLO投资组合在信贷市场恶化时的巨大损失。它的历史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,其净值(NAV)在过去多年中持续受到侵蚀。我之所以仍然将其纳入组合,是看中了它在特定市场环境下的爆发潜力,以及它相对于纯CLO基金(如OXLC和ECC)在资产结构上提供的那么一点点“不同”。我将其定位为一个高波动性的“战术”持仓,而非“战略”核心。
HRZN (Horizon Technology Finance Corp.): 科技领域的风险投资捕手
如果说OXLC和ECC是对企业信贷市场的宏观赌注,那么HRZN则是我对未来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微观押注。HRZN是一家专注于“风险债务”(Venture Debt)的BDC。
与传统BDC向成熟的中型企业放贷不同,HRZN的主要客户是那些已经获得风险投资(VC)支持,但尚未盈利的早期科技和生命科学公司。这些公司需要资金来扩大规模、进行研发,但又不想过早地稀释股权。HRZN提供的贷款,风险极高,因为这些公司的生死存亡往往取决于下一轮融资能否成功,或者产品能否顺利商业化。
为了补偿这种高风险,风险债务通常具备两个特点:
- 高利率: 贷款利率远高于传统商业贷款。
- 股权认购权证(Warrants): HRZN在提供贷款的同时,通常会获得少量该公司的股权认购权。这意味着,如果这家初创公司未来成功上市或被高价收购,HRZN不仅能收回本息,还能通过行使认股权证获得巨大的资本增值。
我投资HRZN的逻辑,是为了在我的组合中加入一种与CLO和传统BDC完全不同的风险因子——“创新成功率”。
CLO的成败取决于现有企业的“不失败”,而HRZN的成败则取决于初创企业的“成功”。这是一种从防守到进攻的转变。我希望通过HRZN,捕捉到下一个科技浪潮中潜在的巨大上行空间,以此来对冲其他资产可能面临的周期性衰退风险。
我的投资思考
当然,HRZN的风险同样不容小觑。科技泡沫破裂、创新周期停滞、或者其投资组合中的明星公司倒闭,都会对其净值和分红能力造成沉重打击。这要求投资者对科技行业的大趋势有基本的信心,并愿意承受个别投资失败带来的波动。
BSTZ (BlackRoc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ust II): 科技巨头的期权策略
BSTZ是我组合中的“稳定器”,当然,这个“稳定”是相对而言的。它是由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(BlackRock)发行和管理的一只封闭式基金。与前面几位“草莽英雄”不同,BSTZ出身名门,策略也更为“主流”。
BSTZ主要投资于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公司股票,既包括苹果、微软这样的巨头,也包括一些中小型高成长科技企业。如果仅仅如此,它和普通的科技股ETF没什么两样。BSTZ的核心特点在于,它会系统性地对其持有的部分或全部股票,卖出“备兑看涨期权”(Covered Call)。
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,其效果是:
- 创造额外收入: 卖出期权会立刻收到一笔权利金(Premium)。这笔权利金收入,构成了BSTZ月度分红现金流的重要来源,使其收益率远高于单纯持有科技股。
- 限制上行空间: 卖出看涨期权的同时,也意味着你放弃了在期权行权价之上的股价上涨收益。如果股价大幅上涨,你的收益将被锁定在行权价。
简单来说,BSTZ的策略就是“用未来的潜在超额涨幅,换取眼前的稳定现金流”。
我将BSTZ纳入组合,主要有三个目的:
- 风险对冲: 它的核心资产是科技股的股权,而非信贷资产。当信贷市场发生危机时(这将重创我的CLO和BDC持仓),科技股市场可能表现不同,从而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。
- 现金流的稳定性: 贝莱德的管理和期权策略,使得BSTZ的股息来源相对于依赖高风险贷款利息的CLO/BDC更为多元和稳健。在市场横盘或小幅下跌时,期权策略甚至能创造正收益。
- 分享科技成长红利: 尽管上行空间受限,但BSTZ依然持有着一篮子全球最优秀的科技公司。我依然能够间接地参与到全球科技进步的长期趋势中。
BSTZ的风险在于,当科技股市场出现长期、深度的大熊市时,它的净值会大幅下跌,同时由于股价低迷,卖出期权的权利金收入也会减少,从而可能导致股息被削减。此外,在科技股大牛市中,它的表现会远远落后于纳斯닥指数,这对于追求资本增值的投资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。
构建与管理我的投资组合
挑选出“五虎将”只是第一步,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,并进行持续的管理,才是决定这个高风险策略成败的关键。
资产配置与权重思考
我的配置原则并非简单的等权重,而是基于我对各类风险的容忍度和对未来市场的判断进行动态调整。以下是我当前的配置思路,请注意这并非一成不变的建议,而是我个人思考的结果:
| 基金代码 | 配置权重 | 在组合中的角色 | 配置理由 |
|---|---|---|---|
| OXLC | 25% | 核心收益引擎 (高风险) | 作为收益率最高的部分,承担主要的现金流生成任务。我相信其管理团队的专业能力,并愿意承担CLO股权层的极致风险以换取超额回报。 |
| ECC | 20% | 核心收益引擎 (高风险) | 与OXLC形成双引擎,分散单一管理团队的风险。权重略低于OXLC,是基于我对两家公司长期业绩和费率的细微考量。 |
| BSTZ | 30% | 相对稳定器 & 风险对冲 | 配置最高权重,因其资产类别(科技股权)与其他成员不同,能提供最佳的风险对冲效果。其备兑看涨期权策略在震荡市中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,是我组合的压舱石。 |
| HRZN | 15% | 进攻型成长引擎 | 权重不宜过高,因其风险债务+股权权证的模式波动性极大。我将其视为一个“卫星”持仓,旨在捕捉科技创新的长期上行潜力,作为组合的“彩票”。 |
| OXSQ | 10% | 战术性机会持仓 | 最低的权重反映了它复杂的业务模式和不佳的历史NAV表现。我保留这个仓位是为了观察其混合策略在特定市场环境下的表现,并作为潜在的交易对象。 |
风险管理:这不是一句空话
谈论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组合策略,如果不谈风险管理,那就是在赌博。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,这个组合在极端市场条件下,其相关性会趋近于1,即所有资产会一同暴跌。我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:
- 严格的仓位控制: 这个高风险组合在我总投资资产中的占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,绝不会超过我能承受的最大损失上限。
- 杜绝杠杆: 我绝不会使用保证金(杠杆)来购买这些本身就带有杠杆属性的基金。这是保证我不会在市场剧烈波动中被强制平仓的底线。
- 充足的现金储备: 我始终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,这不仅是为了在市场暴跌时有“子弹”可以加仓,更是为了在我的分红现金流因故中断时,我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。
- 心理建设: 我已经反复进行过心理演练:如果这个组合的市值在一年内下跌50%甚至更多,我能否坦然接受?能否坚持我的长期策略而不恐慌性抛售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我就没有资格持有这个组合。
- 持续的宏观监控: 我会密切关注影响我持仓的关键宏观指标,例如:美国失业率、企业高收益债利差、新发CLO的质量、科技行业的融资环境等。这些指标是我的“天气预报”,帮助我判断风暴是否即将来临。
何时买入,何时卖出?我的交易原则
对于这类高收益的封闭式基金(CEF)和BDC,我的交易原则与普通股票有所不同。
- 关注折价/溢价率: CEF的交易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其资产净值(NAV)。我倾向于在价格相对于NAV有较大折价时买入,这相当于用0.9元买价值1元的东西,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安全边际。对于BSTZ, OXLC, ECC这类CEF尤其如此。
- 在恐慌中买入: 这类资产的特点是在市场恐慌时会超跌。当市场因宏观恐惧而非基本面恶化导致价格暴跌时,往往是最佳的建仓或加仓时机。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逆向思维。
- 以总回报为导向,而非股价: 我不会因为股价下跌而轻易卖出,除非我判断其产生现金流的能力(即分红的可持续性)遭到了永久性损害。我的主要目标是现金流,只要现金流还在,股价的短期波动可以容忍。
- 有限的再平衡: 我不会频繁地进行再平衡。我会允许表现优异的资产权重在一定范围内(例如±5%)浮动。只有当某个资产的权重严重偏离我的战略目标时,我才会进行小幅度的减持或增持。过度交易是高收益投资的天敌,因为手续费和价差会侵蚀掉宝贵的分红。
我的核心原则: 买入的理由是基于对资产基本面和其在组合中作用的深刻理解。卖出的唯一理由,是这种基本面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恶化,或者它在组合中的作用不再成立。绝不因市场情绪的短期波动而买卖。
收益预期与残酷的现实
构建这样一个组合,最吸引人的无疑是其惊人的账面收益率。以当前市价计算,这个组合的加权平均股息率可能轻松超过12%,甚至达到15%。假设投入10万美元,理论上每年可以产生1.2万至1.5万美元的被动收入,即每月1000美元以上。这听起来无比美妙,但现实远比数字残酷。
总回报 VS 账面收益率
投资者最容易陷入的陷阱,就是只看股息率,而忽略了总回报(Total Return = 股价变化 + 股息收入)。许多高收益基金的净值(NAV)长期处于缓慢下降的通道中,这意味着它们支付的高额股息,有一部分实际上是你自己的本金(Return of Capital, ROC)。如果基金的NAV侵蚀速度超过了其分红率,你的总回报实际上是负数。你只是在不断地拿回自己的钱,并为此支付管理费。
我的目标,是寻找那些虽然NAV会有波动,但长期来看能够维持甚至小幅增长,或者其NAV下降速度远低于其分红率的基金。这意味着管理团队需要通过有效的投资,不断创造出超过分红的利润。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,也是区分优秀与平庸高收益基金的关键。
“五虎将”关键指标横向对比
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些基金的特性,我整理了下表。请注意,数据是动态变化的,此表仅为说明和比较之用。
| 指标 | OXLC | ECC | BSTZ | HRZN | OXSQ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基金类型 | CEF | CEF | CEF | BDC | BDC |
| 主要资产 | CLO 股权 | CLO 股权 | 科技股 + 期权 | 风险债务 + 股权 | 企业贷款 + CLO |
| 股息率 (年化) | ~16-20% | ~15-19% | ~7-9% | ~10-12% | ~13-16% |
| 分红频率 | 月度 | 月度 | 月度 | 月度 | 月度 |
| 费用率 | 高 (含杠杆成本) | 高 (含杠杆成本) | 相对较低 | 中等 | 高 |
| 杠杆率 | 高 | 高 | 无 | 中等 | 中等 |
| 核心风险 | 信贷违约, 利率 | 信贷违约, 利率 | 市场下跌, 波动率 | 初创企业失败 | 信贷违约, NAV侵蚀 |
从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,我组合内部的风险与收益梯度。OXLC/ECC是纯粹的收益担当,风险最高;BSTZ是稳定器,收益率最低但风险相对分散;HRZN和OXSQ则介于两者之间,各有特色。正是这种内部的差异化,构成了我策略的基石。
最后的忠告:这适合你吗?
我再次强调,这篇文章是我个人的投资实录和心法分享,绝非投资建议。我选择的道路,充满了荆棘与陷阱,它要求投资者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、心理素质和风险承受能力。在复制或借鉴我的策略之前,请务必对自己进行一次诚实的评估。
自我评估清单
- 知识储备: 你能独立向一个外行解释什么是CLO股权层、BDC的运作模式和备兑看涨期权策略吗?如果不能,你可能还没有准备好。
- 风险承受能力: 想象一下你的这个投资组合在三个月内价值腰斩,你账户里的数字减少了一半。你的第一反应是恐慌性抛售,还是冷静地评估形势,甚至考虑加仓?
- 投资目标: 你投资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的月度现金流,并愿意为此牺牲部分资本增值潜力和承受本金波动,还是更看重资产的长期增值?这个策略更适合前者。
- 投入程度: 你是否愿意每周花几个小时的时间,去阅读这些基金的财报,跟踪宏观经济数据,关注信贷市场的动态?这是一个需要持续投入精力的主动策略,而非被动投资。
- 资金性质: 你投入的资金是你的“闲钱”,即在未来5-10年内都不会动用的资金吗?如果这是你的养老钱、子女教育基金,请远离这些高风险资产。
对我而言,构建和管理这个高风险的月度分红投资组合,不仅仅是为了财务回报。它更像一场智力游戏,一场与市场、与风险、与自己的人性贪婪和恐惧的博弈。每一次市场波动,都是对我投资框架和心理素质的考验。每月准时到账的现金流,则是对我研究和坚持的最好奖赏。
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,充满了外界的质疑和内心的挣扎。但对于享受在风险中寻找确定性,在复杂性中发现规律的人来说,这或许就是投资最迷人的地方。如果你和我一样,是一个享受高风险高回报的探索者,那么希望我的这篇实录,能为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警示。
进一步探索相关策略
Post a Comment